中国宰相制度兴废考

宰相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对宰相制度的研究,可以帮助我们具体了解中国官僚系统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效能,加深对中国政治发展集权化趋势的认识,理清中国政治文化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。这篇小短文算是抛砖引玉的引子,希望对中国古代政治感兴趣或有研究的朋友参与讨论,彼此得以增长见识。

宰相作为辅佐专制君主管理政务的最高官职,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说源远流长,其职能和权限也是与时俱进、变动不定的。但总体来说,宰相这个职位是个总理机枢、统揽军政的要职,却是不容置疑的。

据史书记载,西周时已经有了类以于宰相的职位,那时叫「大宰」。周礼中关于大宰的职权范围的记载,已经是包罗万象了。不仅朝廷有「宰」,连权贵家里也有「宰」,究其实就是一家的大管家。比如孔子的弟子就有当过「家宰」的。

「宰」在古文中有「管理」、「统辖」、「裁制」之意。所以「宰」这个官衔和职位突出体现了它的管理职能和它广泛的权限。

古代不仅有「宰」,也有「相」。早期的「相」是各诸侯国间负责司礼的官员。到了春秋时期,周王室衰微,诸侯国之间的交往、会盟和战争频繁发生,「相」的作用就越发重要了,并与「宰」合为一体,由相礼转而总理国政,这就有了我们今天的「宰相」这种称呼,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宰相制度,其内容足够写一个图书馆的专著的。

具体到秦朝的官僚系统,在秦孝公时,经过商鞅变法,宗族在官制中的作用大为削弱,中央机构就开始设立丞相。所谓「丞相」,就是承君王的旨意,辅理国政的意思,明确表示出君王的权威。以后随着秦兼并诸侯事业的完成和大一统政局的确立,宰相和丞相就融合为一,共同指称那一人之下、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首。

比照现在的权力制度,皇帝是国家元首,而宰相就是行政首脑。在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里,国家元首与行政首脑的权限和职责范围是有明确规定的,两人各自料理一摊,并分别对议会或全国人民负责。中国的政治传统一直是人治,一切听命于上,各级官员的职位与权力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和界限。这一特点在宰相这一职位的权限和职能的界定上体现得尤为突出。

汉代名相陈平说,宰相的工作就是「上佐天子理阴阳、顺四时;下抚万民、明庶物;外镇四夷诸侯,内使卿大夫各尽职务」。话虽说得笼统,但那意思却是天地内外的事都归宰相管,基本上是准天子的架势了。而且由于宰相直接管理百官,这就很容易造成架空君权甚至谋权篡位的结果。所以在明代以前,君相关系最不好处,或者是君主攫取相权,让宰相变成唯唯诺诺的传令兵;或者是权相架空天子,以至天下知有某人而不知有皇帝。

另一方面,宰相不同于主管具体事务的部门,是一个务虚不务实的官。就象我们现在的什么总书记、宣传部长、组织部长之类的「官」,说重要凌架于一切之上,说不重要随时处理了人民也不会觉得不方便。所以宰相在古代的地位并不牢固。武则天当皇帝21年,用了76个宰相,平均一年三个还多,如此频繁换相,居然能维持政局稳定、经济文化各项事业蒸蒸日上,你说要这个宰相有什么用?

所以宰相的这两个基本特点:位尊权重+工作性质不确定,就注定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一个鸡肋,随着中国政治日益走向高度集权,皇帝变得更有「责任感」,宰相就成为皇帝直接统领百官、掌控天下的一块拌脚石。于是到了明朝开国,朱元璋就废宰相,设内阁大学士佐理皇帝处理政务。

内阁大学士不同于宰相的地方在于他是「差」不是「职」。他不是按照正规的升迁途径上来的,没有独立的办事机构和具体分管的事项,而是皇帝看谁顺眼就给他一个「大学士」的头衔,于是他就有权代理皇帝批阅奏章,草拟上谕,再分发各部具体执行。所以明朝的内阁只是口含天宪的秘书处,与今天的内阁大不相同。而皇帝才是名至实归的国家元首加政府首脑。

朱元璋的改革可以说是走向君主高度集权的关键一步,但他的改革并不完善,在制度中存在着漏洞。按照明朝的制度,各衙门的报告要先交内阁,由内阁对此提出处理意见,再交皇帝审阅,批准后作为谕旨下达。皇帝若懒得动笔,可由司礼秉笔太监代劳。这样一来,如果皇帝疏懒成性,整个政务就可以由内阁与司笔太监全部承揽了。所以我们在明史中可以看到有数十年不上朝的皇帝,有敢对皇帝吹胡子瞪眼却屁颠屁颠巴结总管太监的首辅,还有威压百官、大收干儿子的权阉。

朱元璋的改革到了清朝雍正年间得到了真正的完善,从此君权得到彻底的巩固,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清朝的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辛苦的。清朝改变了由内阁大学士先批阅奏章报告、提出意见、交皇帝审阅并可由太监代笔的一整套工作流程。而是由官员直接将奏章密封送皇帝亲拆,皇帝批阅后下发军机处,由军机大臣根据皇帝的朱批或面谕拟旨,再经皇帝批准后下发。这样一个流程,皇帝若不及时发下奏章,政务中枢即受梗塞。至于皇帝批阅文件的朱笔,太监是绝对不能动的,除非他不想活了。

这种体制一方面开通了皇帝直接与各级官员沟通的渠道,另一方面也大大加强了皇帝的工作量和责任。作一个皇帝,每天必须立刻研究几万字的奏折,立即形成对策下发,还得时刻召见中央及地方官员,对皇帝智力和精力的要求近乎极限,清朝皇帝的工作量也毫不夸张地说是人间之最。所以当时官员们颂扬皇帝日理万机、废寝忘食并不全是阿谀之词。今天治清史的专家也都公认,清代的皇帝不管能力如何,但个个都是励精图治、勤政不懈的主儿。

总之,明清的政治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政治的一大特点,即权力与职务分离。一个人权力的大小不是看他的品阶高低,而是看他跟皇帝的关系远近。明朝的大学士和清朝的军机处大臣之所以被人视为「宰相」,并非因为他有宰相之权,而是因为他离皇帝最近,可以直接左右皇帝的心意。

以上说那么多,其实也是要揭示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特点,即不断向着集权化演进的过程。这一过程始终伴随着君权与相权的此消彼长而间有波折,但总体上却是君权不断地加强,而相权不断地削弱。最终在明清之季导致了君权吞噬相权,实现了世界上最为彻底的君主独裁。之所以如此,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探索,但我以为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在其中扮演了极其关键的角色,而这涉及到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分析和反思。以后有时间我再接着写。就此打住吧。


Wechat jpg
微信打赏
Alipay jpg
支付宝打赏

留下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